- · 泥沙研究版面费是多少[04/29]
- · 《泥沙研究》投稿方式[04/29]
- · 《泥沙研究》数据库收录[04/29]
石头、泥沙、清水和来回 | 阮文生(3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光绪三年,山西旱灾死人无数。连年战乱,朝廷无力赈灾,号召社会捐助。苏百万手头紧,还是捐了白银一千二百两。在一群东张西望的富商大贾里,苏百
光绪三年,山西旱灾死人无数。连年战乱,朝廷无力赈灾,号召社会捐助。苏百万手头紧,还是捐了白银一千二百两。在一群东张西望的富商大贾里,苏百万坚决又突出。皇帝知道了他是个盐商。细了解,他和同治年间的浙江盐运使苏式敬是族亲。这个人恪守经商的要义“必勤,必俭,必信”。汉口、九江、安庆、芜湖、上海等地都有商号,兼做茶业。岭下苏村通斜山岭、泥田岭的石板路,他修的。乡祠社庙,他修的。乡人应试少盘缠,他给。宁国文庙失修,他捐白金一万六千两。
皇帝感念苏成美的首义之举和公德意识,恩赐修建忠义坊,旌表“乐善好施”。额枋横批:“光争日月”。立柱楹联:毕生清操瑶池雪,垂世高名海岳云。
宝善堂后院“日月同辉”门 杜德玉摄
宝善堂是苏百万的建筑群,雕梁画栋廊庑相接曲径通幽,简直是个谜宫。民国十二年腊月初五,一伙官军模样的人骑着马,直闯宝善堂。他们翻箱倒柜大打出手。家丁们呆了,官军怎么这样搞?原来是土匪装的。双方厮杀起来。土匪放火了。40斤黄金,3000块银元,无数的首饰珠宝,被抢走。火势太猛,一时扑灭不了。宝善堂连烧三天三夜。那时,苏百万已经过世多年,但是苏锡眉还是看到烈焰中的祖父,脸上的皱纹叠加着暮色,昏花老眼里的星星点点,分辨不出是碎落还是泛起。乱世在火上舞蹈,也在刀枪上残缺。钱财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。社会出了问题,总得有人来埋单。“必勤,必俭,必信”的祖训祖业丢不得。日子总得过下去,苏锡眉在残垣断壁上重建了宝善堂,规模大不如前。
杜德玉摄
跨过石条门槛。两边是板壁厢房,这儿是苏百万剩下的门楼。走进去,我看到青菜萝卜,绿油油翠生生的,直铺青阳县东堡镇。大地的宴席啊,鸡鸣狗吠绵延不绝。苏百万创立的学校在一个坡上,残了的墙壁和山水人物又活过来。一排排新生的单元把教义围住。爬过石阶,孩子们坐到一起,前面是“忠孝节义”的板块。光亮是永远不变的。我明白苏老师就是在这里学会:石头、泥沙、清水、日月。孩子们可以交头接耳,我们从哪里来?到哪里去呢?先不慌着结论。泥土的生机是温暖的,即使在冬天也不例外。学校的样子,让我感到亲切。我曾待在一个栗林里的中学,借着公路开运动会。石头、松鼠、草地,书声离我近,每天我担着清水在它们之间来回。
那次长途骑车后没多久,农贸市场的物品开始普遍。骑自行车去乡下,不再为了落花生。兴头的方向开阔了。太平湖的波涛和黄山的峰峦,都不是歇着的,装满的风云,飞泻了。草叶、迹痕和记忆,安稳了。小城还在轮流着土地上的事物。
我来到葵姑。坦平的原野周边群山起伏,黑瓦白墙散落其间。炊烟是涅槃后的草叶,飘起的香味更馥郁。必吉岭上的砖塔远了又近了,台阶、藤叶和影子叠加的时光,分散着又码上来。消失的五座牌坊,回来了。大地高举着它们,强烈的仪式感就像我们正开的运动会。凹凸的石头和镌刻的文字,在翻开的每个日子留下色彩。苏成美的印象深刻了。村里的事到了村外,还是村里的事。石头里的沉默和硬度被刻划。空中的汉字回不去了。多了少了深了浅了,好比吃喝用度呢,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。到了跟前,还是需要仰脸相见。
2021/12/23 ? ? ??
2021/12/24 ? ? ??
作者:阮文生
编辑:钱雨彤
责任编辑:舒 明
*文汇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文章来源:《泥沙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nsyj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227/686.html